马季徒弟有21位,但不都算相声马家军成员,最宠爱徒弟又是谁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马季师傅是谁 春晚大腕被传曾打师傅 马季徒弟有21位,但不都算相声马家军成员,最宠爱徒弟又是谁?

马季徒弟有21位,但不都算相声马家军成员,最宠爱徒弟又是谁?

2024-05-01 10:33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比如其中的李国修,他其实是来自台湾省的一位作家兼编导,曾是屏风表演班的创始人和团长。1989年在广州拜师马季,但他似乎从来没说过相声,不过仍是马季在台湾省的唯一弟子。

赵龙军和邢瑛瑛均为相声演员,但代表作品不多,在相声界“蔓儿”不够响。

侯冠男的姥爷很有名,相声大师刘宝瑞,但侯冠男在相声界也是一直不温不火。

而刘立新和张庆这两位马季的弟子,笔者孤陋寡闻也不知道到底是何方神圣。

尹卓林是马季的关门弟子,在相声界关门弟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名分,大概意思是除了是最后一位徒弟之外,还有除了他之外,其他人再没有能入师父法眼的了。比如侯宝林的关门弟子师胜杰就比较实至名归一些。

但是尹卓林很多时候都被称为博林的弟弟,虽然卓林也很有水平,但没办法,谁让博林和洛桑的《洛桑学艺》太有名气了呢。

二、《曲苑杂坛》和“苏州谢师会”上的马季徒弟们

之所以将马季的徒弟分开讲,主要是因为出现在《曲苑杂坛》正月正晚会上和1990年苏州谢师会上的马季徒弟们,不仅名气更大,也是相对最早也最权威的“相声马家军”。

《曲苑杂坛》上出现了十三位“相声马家军”,分别是:姜昆、赵炎、刘伟、冯巩、笑林、王谦祥、李增瑞、韩兰成、刘喜尧、彭子义、常佩业、黄志强和姚新光。

这期节目里有一位发音比较特殊的徒弟,他就是姚新光,因为他是马来西亚华人,是在马季去东南亚演出时拜师的。所以他说话口音和其他徒弟有明显区别。姚新光也是马季在海外的唯一徒弟。

相对来说,这期节目中出现的十三位马季徒弟应该算是最正宗的“相声马家军”。

但是,还是缺了人。

1990年亚运会前夕,马季的徒弟们在苏州举行了一次“马季弟子谢师会”,在这个谢师会上主持人赵炎宣布马季十三位弟子到场,大徒弟姜昆则在发言中说马季有十四位徒弟,包括一个海外弟子(姚新光)。

实际上到场向马季献花的只有十二人,姚新光和笑林没有出现,但在后来的合影时笑林又出现了,估计是晚场了。

仪式上到场向马季献花的十二位徒弟按顺序分别是姜昆、赵炎、刘伟、冯巩、王谦祥、李增瑞、彭子义、韩兰成、刘喜尧、常佩业、黄志强和黄宏。

结合《曲苑杂坛》和“苏州谢师会”,我们可以大体上得出一个结论,相声马家军的成员至少包括出现在《曲苑杂坛》上的十三人,再加上出现在谢师会上的黄宏。

三、 徒弟也有亲疏之分,马季最爱弟子是谁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实事求是讲,虽然马季先生为人公正,但在感情上和工作上,他名下的弟子和他之间也是有亲疏之分的。

笔者认为,马季的徒弟按照亲疏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,第三层算是普通弟子,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坚持说相声,有的人甚至不算是相声演员。比如黄宏和韩兰成都是小品见长。他们所在的单位也是五花八门,比如彭子义是二炮文工团的,刘喜尧是苏州歌舞团的,常佩业是沈阳曲艺团的等。

第二层算是相声徒弟,都是北京曲艺团的成员,分别是笑林、王谦祥和李增瑞。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相声演员,和马季日常交往和同台机会也比较多。不过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他们的本事都是之前学的,拜师马季也有借蔓儿的意思。比如王谦祥和李增瑞都是王长友的学生,要不是同学李金斗拜了赵振铎,没准儿王谦祥李增瑞拜了王长友也成文字辈的了。

第一层才是马季的最核心弟子,只有四个人,姜昆、赵炎、刘伟和冯巩。他们都是中央广播说唱团的,算是相声的国家队成员。虽然他们在拜师马季前也有一定相声功底,但实打实说这四位也都是马季亲自提携甚至“抢”回来的。比如姜昆和赵炎就都是马季想尽办法从外地弄到北京的,刘伟和冯巩更是马季亲自教出来的。

这四位马季最核心的徒弟也没有让师父失望,姜昆在八九十年代和马季的名气不相上下,后来更是成为曲协主席。冯巩不论是在相声表演上还是仕途上和姜昆比也是不遑多让。赵炎则是马季最经常合作的徒弟,其捧哏水平在国内也是顶级的。

要说马季最喜欢的徒弟是谁,还真不是最有出息的姜昆和冯巩,也不是最倚重的赵炎,而是刘伟。

马季最喜爱刘伟的证据很多,也是马季徒弟们公认的。笔者只说一件,当年刘伟从澳洲回来,一度陷入落寞和迷茫,马季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,不惜牺牲了赵炎上春晚的机会,将赵炎的节目拿掉,改用韩兰成创作的作品,换成自己和刘伟搭档,不惜牺牲形象说了一段《送别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